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院务公开 > 学院新闻 > 正文

中国中医药报:人文+科学助推中医成人教育

发布时间:2019-04-24

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笔者认为,中医学具有人文和科学的双重属性,中医成人教育是有别于普通全日制教学形式的教育形式,参加中医成人教育的学生多为中医学、护理学或其他医药相关专业的大中专学历的学生。认识到中医学的人文与科学属性,完善教育机制,有利于培养出优质的中医人才。

中医学来源决定了中医学的人文属性

首先,中医学来源于我国历代医家反反复复的临床经验。从神农氏辨药尝百草,到《黄帝内经》奠定中医学理论体系,再到汉代张仲景构建辨证论治的中医临床思维;从金元时期四大学派的创立,到清代叶天士创立卫气营血辨证理论,再到民国时期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对中西医汇通的尝试,不同历史时期医家的临床经验,丰富和完善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与实践经验。

其次,中医学来源于中国传统哲学与文化。中医理论来源于中华文明五千年的积淀,得益于汉字的发明而传承至今,其理论体系成型于《黄帝内经》的论述。因此,中医学具有五千年的历史,是伴随着中华文明的起始,其阴阳五行理论的形成无不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也是中国朴素的传统哲学在医学领域的具体应用;中医学具有三千年的历史,是伴随着甲骨文的产生,其碎片化的零星记载流传至今;中医学具有两千年的历史,是以《黄帝内经》系统构建中医学基本理论体系为标志,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学科理论体系。

再次,中医学来源于中医大家的智慧。中医学的理论形成不仅仅来源于实践经验的总结与升华,还来源于中医大家思想与灵感的积累,这也是中医学人文属性的体现。例如,经络学说的建立,就不仅仅来源于现象描述和经验总结,更来源于猜测、思辨等天才灵感对经络腧穴理论的完善。

“有理” “有用”决定了中医学的科学属性

“中医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界定了中医的科学性是在“中国古代”的历史背景下诞生的。通常意义上,我们所说的“科学”是一种西方的现代思维意识。科学的基础是数学,对象是宇宙,手段是假说、实验、推理和质疑,特征是唯一,目的是解释自然和社会。很显然,用现代科学的定义去衡量中医学的“科学性”有失公允,其出发点也是错误的。

关于中医学的科学属性,笔者认为,是因为其具有两大特征,“有理”和“有用”。

随着中华文明的延续与发展,中医学逐渐形成了以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为基础的理论体系。并且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对人体的形态结构、生命过程及疾病的原因、机理、诊断、防治等具有明确的概念界定和自成体系的完整论述,体现了其“有理”的特性。中医学的实践是在中医学理论的指导下完成,同时中医学实践也是丰富和完善其理论体系的基础。

中医学实践的“有用”性确保了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绵延至今。由此来看,中医学的“科学性”毋庸置疑,但中医学理论与实践体系成形于中国古代,因此在“古代”的特定历史背景下,势必与现代科学的理论与方法有所不同。

中医成人教育要认识到中医学的人文与科学属性

中医成人教育作为中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充分认识到中医学的人文与科学属性,才能确保其教育内容与方法符合中医学的特点。

由于参加中医成人教育的群体普遍存在着缺乏系统完备的理论学习、临床经验不够丰富、临床能力与实际需要存在较大差距的问题。因此,在中医成人教育的培养中,需要充分遵循中医学的人才培养规律,文化与科学相结合,经典理论与临床经验相结合。具体而言,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进一步夯实基础

中医成人教育的培养要从根基着手,充分夯实基础。首先是中医基础理论的系统性学习。参加中医成人教育的学生在中医基础理论的学习上存在一些欠缺。因此,系统的基础理论学习是十分必要的。由于大部分中医成人教育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因此在学习中医基础理论时更容易与工作实践相结合,更能充分掌握。

第二,要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中医学的人文属性决定了其理论与实践方法,脱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深远影响。因此,要掌握中医学的理论实践的精髓,就需要从传统文化的根基着手,这也是提高其学术文化内涵的重要举措。

第三,要突出中医思维的培养。成人教育在前期的临床实践中往往脱离了中医思维的指导,容易出现“西化”的诊疗模式。因此,要加强对临床案例的中医思维强化训练。

激发学习兴趣

医学本身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医学教育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促使学生不断学习的内在动力。中医成人教育的形式多种多样,包含了面授、函授、远程教育等,学习时间也较为灵活,与全日制高等教育相比,其学习过程的约束力较小。确保成人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就是对学科本身产生浓厚兴趣。中医学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文化底蕴,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高自身理论水平与临床技能为初心,在学习课堂之外对各家学说、中医典籍等内容进行学习,有利于综合能力的提升。

坚定学习信心

中医学的科学性、经验性、文化性、原创性和产业性五种基本属性是中医学的本质。在对中医学的本质充分认知的前提下,才能做到对中医文化的自信。所谓的中医文化自信,笔者认为表现在对中医药内在价值的认同和肯定、对中医药优势和不足的充分认知和对传承发展中医药的坚定信念。

中医临床工作者对中医学习的信心来源于临床疗效,会对中医药内在价值有充分的认同和肯定。但过分夸大中医的疗效,以求在以西医为主的主流环境下寻得所谓的“自信”恰恰反映了学生对中医药的客观认识不足。无论中医与西医,都各有所长与掣肘之处。对中医的学习首先就需要对中医的优势与不足有充分的认知,扬长避短,以临床疗效为最终目的,才能做到中医文化的充分自信,从而坚定终身学习的信心和动力。

以问题为导向

中医成人教育的学生往往具有一定的工作经历,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他们能更加了解自身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欠缺之处。因此,以问题为导向,能有目的地在学习过程中弥补自身的短板,通过学习将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顺利解决,能够有效地提高学习效果。问题的提出本身就是创新思维的启发过程。在中医诊疗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从未见过的病例。因此,通过提出问题,并灵活运用中医学理论,举一反三,去解决未知的问题,能够激发他们对中医学理论更深层次的学习。

与临床紧密结合

中医学的学科体系来源于临床实践的积累与凝练,最终又服务于临床实践。“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中医学理论的系统性学习固然重要,但更要结合临床应用才能赋予理论学习的实质性意义。相比于西医而言,中医更加强调经验的传承和积累,因此中医更多是一门“经验医学”。因此,中医的学习强调早临床、多临床、反反复复临床的基本原则。此外,中医理论的学习需要在临床实践中才能得到深刻体会。如中医脉诊“心中了了,指下难明”,理论的描述并不能使学习者完全领悟,必须通过临床实践才能明了。中医以“辨证论治”为指导思想,根据病人的不同状况,遣方用药灵活加减,必须通过反复临床实践才能掌握其规律和应对复杂的疾病状况。

跟名师博采众长

传统中医学的理论和实践学习是以师带徒的形式,通过长年累月的“口传心授”传承而成才。在现代中医学人才培养体系中,这种师带徒的形式远远不能满足对人才数量的需求。因此,以中医药高等教育为主体,以师承教育为辅,既满足了现代人才需求的规模和基本要求,又遵循了中医学人才培养的规律。中医成人教育作为中医药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样需要通过跟师学习的方式来加强对自身中医理论的完善和临床实践能力的全面提高。以一名中医名师为主,同时旁听兼顾其他中医名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博采众长,灵活运用。跟师学习,医德的传承应放在首位,其次才是中医名师的思维方法和临床经验。

勤学习、勤思考、勤总结

中医学的经典著作汗牛充栋,中医名家遍布各地,中医的学习永无止境。中医成人教育从广义来讲更是一种终身学习的形式。通过不同形式的学习方式,在临床工作中不断吸收新的知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中医学是一门具有包容性的学科,因此在继承中医经典理论与实践方法的同时,也需要加强对临床最新诊疗技术的学习,以中医的思维和理论为指导应用到中医临床实践中。在学习的过程中,还需要勤于思考和总结。中医的学习绝不是对名医临床经验的照抄照搬,需要在学习中凝练提高,触类旁通。通过整理医案、撰写论文等形式,及时将自己思考和总结的精华记录下来,是好的学习习惯。

提升悟性凝练总结

“医者,意也”,中医的学习除了要勤奋之外,还需要具有一定的悟性。中医学强调的是抽象思维,在临床实践中所见的是遣方用药,但不同病证的病因病机、治疗原则、用药配伍等思维方法则需要在自身已有的理论功底基础上去领悟。领悟力需要具备一定的天性,但领悟力的培养和提高更强调了扎实的中医理论基础。只有理论功底足够扎实,才能对跟诊老师的各种临床经验有所感悟、知晓并凝练提高,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对其诊疗技巧进行分析和总结,进一步指导临床实践。此外,中医理论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来源于对万物基本规律的感知。因此,提高自身文化修养,尤其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充分了解,也是提高学习中医“悟性”的坚实基础。

我国近代著名学者中论述了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的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对于学中医来说,首先要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明确目标与方向,此乃第一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医学人才的培养是需要相当长的周期,尤其是对于具有人文与科学双重属性的中医学来说,更要活到老学到老,废寝忘食,孜孜以求,此乃第二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中医学的学习必须要有专注的精神,反复追寻、研究,下足功夫,自然会豁然贯通,有所发现,一窥中医之奥妙,参透中医之精髓,此乃第三境界。中医成人教育若能熟稔中医学的人文与科学内涵,孜孜以求,则一定能成为中医合格的人才。

   

                                《中国中医药报》 2019417